小孩幾歲可以看電視?該如何拿捏小孩看電視時間與距離

小孩看電視的時間、年齡與距離都可能影響身心發展,根據政大傳播學院的研究顯示,台灣家庭看電視時間平均3小時20分鐘,兒童每天看2小時電視、週末甚至會看5小時!究竟小孩幾歲可以看電視?又該如何規範?本篇參考醫生的建議,一次整理給你。

小孩幾歲可以看電視?該如何拿捏小孩看電視時間與距離

小孩看電視的合適年齡是幾歲?

小孩幾歲可以看電視?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建議,1歲以下嬰兒不應接觸任何螢幕,因此也不建議看電視;美國兒科學會則建議,孩子滿一歲半才適合看電視,除了視訊聊天以外,18個月以下的嬰兒、幼兒,都應避免接觸任何的螢幕媒介裝置。

兒科專家黃瑽寧醫師特別指出,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呼籲,未滿一歲半的孩子,合理接觸電視的時間為「0分鐘」,不容妥協!他強調,更理想的狀況是家長在孩子3歲前,完全不讓他們看電視、使用平板電腦或手機:「如果做不到這種程度,至少一歲半是不能退的底線。」

此外,超過1歲半,也就是18~24個月大的幼兒,若要接觸電視或任何數位媒體,應由家長把關收看的內容品質,並且陪同觀看、協助孩子理解內容。

小孩看電視的影響、壞處有哪些?

國際上多則研究都已發現,年紀太小就開始看電視、或接觸電視螢幕的時間過長,可能對兒童發展產生以下的壞處:

  • 近視風險增加:兒童的眼睛尚未發育完全,長時間聚焦在固定距離的螢幕上,會增加眼睛的負擔,影響視力健康。公衛期刊《BMC Public Health》的研究指出,常常接觸電視、手機等螢幕的孩童與青少年,近視的風險會增加2.24倍;看電視時間更長的孩子,近視風險則會增加到7%。
  • 注意力不集中根據《JAMA Pediatrics》的研究,2~5歲兒童每天觀看螢幕超過2小時,明顯跟注意力不足、大腦執行功能下降有關。
  • 降低溝通能力、問題解決能力根據2019年發表於《JAMA Pediatrics》的研究,2歲時看電視看太久的兒童,在3歲~5歲時的發展測試中表現較差,特別是溝通、運動技能、問題解決能力等方面。
  • 社交能力發展遲緩2023年一則國外大型研究發現,頻繁看電視或使用電子設備,會讓孩子傾向被動接收信息,而不是主動透過實際互動來學習、模仿,以發展社交技能。接觸螢幕的時間過長,同時也變相壓縮了兒童與父母、同儕的互動時間,從而影響社交技能的發展。
  • 提高過動症風險根據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》的研究,年紀太小時,頻繁接觸聲光快速轉換的視聽媒體,可能會導致注意力缺陷,提高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(ADHD,俗稱過動症)的風險。

小孩看電視一天可以看多久?

一天可以讓小孩看多久電視?根據美國兒科學會(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)建議的兒童看電視時間,2~5歲的兒童,每日螢幕時間應限制在1小時以內,且內容應具教育性,並由家長陪同觀看。

小孩看電視的正確距離是多少?

小孩看電視時保持適當的距離,有助於減少眼睛疲勞、並降低近視風險。根據美國眼科學會(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)的建議,兒童觀看電視時,正確距離至少要是「螢幕對角線長度的5倍」。例如:若電視螢幕對角線是50.8公分,則建議小孩看電視距離至少要隔約2.5公尺。

黃瑽寧指也出,小學畢業時若近視已達300度,未來演變為高度近視的機率就會大增,家長不可不慎!他分析,現代孩童面臨視力危機,不只活動空間比起過往更受限、大多待在室內,再加上頻繁看電視、用手機等因素加成,近視風險就更大了。

如何減少小孩看電視的壞處?

讓小孩看電視同時,該怎麼減少電視對兒童造成的負面影響?黃瑽寧醫師建議以下3點

  1. 每看電視20分鐘,就休息至少10分鐘。
  2. 每天看電視後,搭配2小時的戶外運動。
  3. 注意光線,觀賞時不能有陰影產生。

此外,黃瑽寧也建議師長多陪孩子玩遊戲,光是玩「老師說」、扮家家酒、「心臟病」撲克牌遊戲這類簡單的活動,就可以幫助孩子進入小學後培養數學、閱讀、語言發展等多面向的能力。鼓勵孩子與真人互動,對於專注力、衝動控制、挫折容受力也有益處,更能緩解近視惡化問題。

小孩看電視的常見誤區與解答

許多家長在讓孩子看電視時,可能都會有些疑惑和擔心,是否該限制觀看時間?會不會影響注意力?以下我們就來逐一解答。

Q:是否該禁止小孩看電視?

A:年齡低於1歲半的孩童,應該完全禁止看電視,避免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。但針對年齡稍長的孩童,完全禁止小孩看電視未必務實。美國兒科學會(AAP)建議,針對年齡較大的兒童,在觀看時間、內容篩選下,電視也能成為有效的教學資源之一。

Q:看電視會導致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嗎?

A:看電視會導致小孩注意力下降或缺陷,根據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》的研究,年紀太小時,頻繁接觸聲光快速轉換的視聽媒體,會增加過動症的風險。

Q:小孩只要看的是兒童節目就沒有問題嗎?

A:並非所有標榜「兒童節目」的電視內容,就是對兒童有益。2020年發表於《Pediatrics》的一項研究指出,快速切換場景、高度刺激的兒童節目,可能仍會傷害兒童大腦的執行功能,降低自我控制力、注意力,研究建議家長選擇節奏較慢、教育性更高的節目。

小孩看電視不僅得注意的時間,觀看的節目內容更需要家長篩選把關。在制定適合孩子的看電視規則同時,培養其他對兒童人格發展更有幫助的習慣,不僅能減少因看電視造成的身心壞處,也能促進孩子的人格發展、學習能力。

由親子天下親子學攜手專業臨床心理師團隊合打造的SeeMi兒童閱聽平台,透過動畫把故事書帶入生活,提供體驗故事與閱讀的全新方式,主打情緒教育的內容,讓孩子及早學習SEL、讓孩子更安心健全的成長。

現在SeeMi也能鏡像投影到大螢幕啦!用Apple TV和MacBook觀看優質有趣的內容⬇⬇⬇

點這裡立即下載!

下載 SeeMi APP 14 天免費體驗

嚴選動態繪本與互動問答即刻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