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完整的SEL社會情緒學習全指南(附免費SEL測驗)

SEL(社會情緒學習)是情緒教育的一種,包含自我覺察、自我管理、社會覺察、人際技巧和負責任的決定等5項重要內涵。相比更為人所知的EQ(情緒智商,Emotional Intelligence),SEL不只強調情商、情緒,也重視人與人的互動,以及達成個人目標。

最完整的SEL社會情緒學習全指南(附免費SEL測驗)

SEL社會情緒學習是什麼?

SEL(英文: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)中文譯為社會情緒學習,是美國「課業、社交與情緒學習組織」(CASEL)提出的概念。它可以被解讀為情緒教育的一種,但與更為人所知的EQ(情緒智商,Emotional Intelligence)相比,SEL不只強調情商、情緒,也重視人與人的互動,以及促進個人目標的實現。

SEL社會情緒學習。圖片來源:CASEL官網

SEL社會情緒學習。圖片來源:CASEL官網

社會情緒是什麼?

在深入了解SEL社會情緒學習之前,先讓我們釐清其中的核心概念——「社會情緒」。社會情緒不僅是SEL的基礎之一,也是人際互動中不可或缺的心理元素。

社會情緒指的是依賴他人思想、感情與行動而產生的情緒。常見情緒有羞恥、尷尬、內疚、同情、嫉妒、驕傲等,這些社會情緒也被稱為道德情緒,因為部分感受發揮了道德作用。早在1995年得研究中就發現,兒童大概在2到3歲,開始可以表達內疚和悔恨等情感。

社會情緒學習(SEL)5項內涵

CASEL指出,SEL包含自我覺察、自我管理、社會覺察、人際技巧和負責任的決定5項重要內涵。

自我覺察(self-awareness)

認識自己,能夠覺察自己的情緒、清楚自己的優缺點、價值觀與能力,並且了解對別人的影響。「自我覺察」的具體核心能力包括:

  • 情緒的自我覺察:能夠覺察與辨識自己的情緒,並且明白情緒如何影響我。
  • 身份認同與自我認識:意思是理解並且接納自己的優缺點、價值觀、偏見和刻板印象。
  • 成長心態和目標:能看見自己在工作、家庭等不同群體裡的價值、定位,並且相信自己的未來操之在己。

自我管理(self-management)

具備執行一件事所需的能力,在過程中能克服壓力或挫折,並且適時的自我激勵。「自我管理」的具體核心能力包括:

  • 情緒管理:在感到挫折、壓力和緊張時,能讓自己恢復平衡,並且不會對他人造成負面影響。
  • 動機、自主性和目標設定:能設定具挑戰性且可達成的目標,並制定清晰的步驟來實現。
  • 計畫與組織:能夠根據資訊和現實修正計畫,並且具備專注力來完成目標。

社會覺察(social awareness)

尊重不同文化與場域下的規範與差異,理解與尊重不一樣的人,展現同理心與關懷。「社會覺察」的具體核心能力包括:

  • 同理與慈悲心:能覺察他人的感受,關心他人。
  • 角色替代:能與來自不同家庭、文化、社會背景,乃至於懷抱不同觀點的人學習
  • 理解社會情境:理解、欣賞並尊重不同社會規範、文化差異。

人際技巧(relationship skills)

能和不同的人或團體,建立並維持長久、正向的關係,創造共好的環境。「人際技巧」具體核心能力包括:

  • 溝通:能夠專心傾聽別人說話,並且真誠表達。
  • 建立關係和團隊合作:能和不同文化、社會背景的人建立融洽的合作關係。
  • 衝突管理:遇到衝突時能夠傾聽各方感受,並且表達自己的感受與觀點,努力讓事情變好。

負責任的決定(responsible decision-making)

能綜合考量各種利益關係,做出行動與決策,並在下決定後願意接受、承擔結果。「負責任的決定」的具體核心能力包括:

  • 問題分析:能收集訊息、探究問題的原因。
  • 提出解決方案:能為問題想出多種解決方案,並且預測結果。
  • 反思:為了使自我和群體變得更好,在做決定的過程中會願意花時間反思所做的決定如何影響他人生活。

讓孩子學習社會情緒的好處?

CASEL曾在官網發表學SEL(社會情緒學習)的好處,提到11%學習SEL的學生,學業表現明顯改善;90%的教育家肯定SEL有助改善行為;80%的企業主,認為SEL對成年後的經濟與就業狀況,及整體社會發展,都有正向的影響。

整體來說,SEL中的強調技巧,能讓孩子在社交方面更游刃有餘,同時透過了解自己,提升抗壓力及控制衝動能力,有助於提升學業成績、社交或工作表現,是未來人才的重要競爭力。

人的一生,無論是升學、就業或是結婚,孩子可能會遇到讀書壓力、性別歧視、騷擾或暴力等問題,面對許多人生中的茫然,面對外在壓力難以適應,內在衝突無法平衡的情況下,SEL讓孩子在學會守護自己的同時,有效提升學業、專業能力,與同儕相處更加融洽。

孩子的SEL如何測量?社會情緒學習量表介紹

SEL可以測量嗎?米露谷心理治療所策略長、臨床心理師陳品皓曾提出可以用以量測SEL的題項,並刊登在親子天下官方網站。

題目 回答(是/否)
情緒調節指標量表
1.孩子的情緒大部分是穩定的,遇到不順心的事或陌生環境,能隨著年紀增加逐漸適應的能力
2.孩子有自己處理情緒的方法
3.孩子大多時候可以適度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
4.孩子遇到挫折時,不會長時間低落抑鬱,也不會把情緒遷怒到不相干的人身上(比如在學校被老師罵,回家後不會對手足變得特別粗暴或攻擊)
5.孩子對引發情緒的原因可以理解並說明
6.和過去相比,孩子遇到挫折等負面經驗,重新打起精神的時間有減少趨勢
7.孩子對自己的情緒可以描述得清楚
人際資源指標量表
1.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有互動親近的朋友
2.孩子在學校或安親班有可以說心事的對象
3.在能力許可下,孩子會願意幫助他人,並提供朋友適當的協助
4.孩子遇到困難時,會願意向朋友求助
5.孩子能從別人(朋友)的角度解釋事情
6.孩子不太常把他人行為解讀為故意或惡意的
7.孩子在學校或校外沒有霸凌或被霸凌的經驗
8.老師觀察孩子的人際關係不錯
您所回答的「是」愈多,通常可能反應出孩子在這個指標的品質相對較好,情緒自癒力的底子深厚一些。
若情緒調節指標量表答「否」多於「是」,家長可以試著從專注聽孩子分享生活點滴開始,陪孩子在對話中聊感受、說情緒,增加對孩子的理解、促進孩子對自己的覺察;若在人際資源指標量表答「否」多於「是」,或許代表孩子在人際關係中遇到暫時性的困擾。
參考資料:臨床心理師陳品皓、親子天下

SeeMi推出的「情緒小精靈測驗」,帶孩子透過簡單的線上測驗,取得專屬的「角色卡」,接著解讀孩子的 SEL五力⬇⬇⬇

點這裡前往測驗!

孩子出現社會情緒發展遲緩的原因?我可以怎麼做?

兒童發展評估及療育中心物理治療師潘懿玲,曾在2020年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寫到,根據「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施行細則」,當兒童在六歲以前,在認知發展、生理發展、語言及溝通發展、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技能等方面,有疑似異常或可預期有發展異常情況,並且經過評估確認,即為發展遲緩。

潘懿玲歸納,造成發展遲緩的原因很多,大致可分為以下兩大類:

  1. 心理社會因素:例如環境刺激不足、營養缺乏、教育資源不足、親職功能不足、家庭功能失調等。
  2. 生理因素:例如先天性基因異常(如唐氏症、威廉氏症、小胖威利症)、早產兒、視聽覺障礙等等先天或後天疾病。

發展遲緩依造成原因與嚴重度,會有不同臨床表現。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兒童發展評估及綜合報告書,整理為以下幾種類型:

  1. 認知發展遲緩(認知全面遲緩、內部能力表現不一致)。
  2. 語言發展遲緩(說話異常、語言理解、語言表達、混合性語言)
  3. 知覺動作發展遲緩(粗大、精細動作、感覺統合失調、動作靈巧與協調度異常)。
  4. 社會情緒發展遲緩(情緒表現、人際互動、環境適應)。
  5. 感官功能發展遲緩(如聽力、視力障礙)
  6. 其他發展遲緩(視知覺、聽知覺、注意/執行功能、過動/衝動)。

潘懿玲建議,孩子出生後,每次預防針注射的兒童健檢中都會進行發展篩檢,藉由臨床檢查與填寫健兒手冊中的發展篩檢,可以找出有發展遲緩疑慮的孩子。家長們千萬勿因傳統「大雞晚啼」或擔心孩子被標籤化而延誤就醫。藉由早期發現與診斷,並及早介入,才能使孩子的發展潛能發揮到最好。

我可以如何培養孩子的SEL?

在家如何增進孩子的SEL?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主治醫師李律恩最近接受《親子天下》採訪時,提供了4個面向能夠培養SEL的方法,值得家長參考。

一、正向親子溝通

  • 接納孩子的情緒:悲傷、生氣、挫折、不安等「負面情緒」的存在,都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一部份,也是親子必經的學習,關鍵不在於幫孩子避免挫折或禁止發脾氣,而在於接受孩子當下的感受,並且陪伴他度過不舒服的心情。
  • 用「肯定句」代替否定和質問:想改變孩子的行為,仍要先從同理孩子的情緒開始,例如「我知道你很生氣」,會比「不要再生氣了」或是「你怎麼又生氣了?」更能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同理。
  • 具體稱讚孩子:孩子會有做不好的事情,也一定有做得好的部分,每天都要找出明確的理由稱讚孩子,增加孩子的自信心,例如「你今天有主動收玩具,做得很好喔」、「今天吃了兩口青菜,比昨天更進步了」。
  • 避免評價孩子的情緒:情緒是孩子真實的感受,沒有對錯,因此家長需避免否定孩子的感受,例如「這件事有什麼好難過的」、「你想太多才會擔心」。

二、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

  • 眼神接觸:孩子說話時,看著孩子的眼睛;也讓孩子練習和人說話、聽人說話時看著對方。
  • 親子時間:只有短暫的時間也沒關係,每天要保留一段能專心傾聽孩子說話的時間,適時回應孩子。

三、增加情緒表達和理解

  • 情緒命名:孩子表達困難的時候,試著幫他找到方法形容自己的感受,示範將自己的心情說出來,例如「今天哥哥不在家,你一個人玩會不會有點孤單呢?」
  • 角色演練:和孩子一起討論造成壞心情的事件,想想看下次遇到相同事情時,可以怎麼說或怎麼做?

四、情緒處理

  • 冷靜角:在家中可以有一個屬於孩子的小空間,讓孩子選擇能讓自己冷靜或轉移注意的物品,練習在沒辦法控制脾氣時,先到角落暫停,設定五分鐘或十分鐘後,再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心情。
  • 發脾氣的儀式:陪伴孩子用安全的方式發洩情緒,例如撕紙、打枕頭、出門跑步、寫日記等。

透過SEL的學習,孩子不僅能更好地了解自己,也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,進而在生活、學業與未來的職場中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。然而,家長們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培養孩子的SEL能力呢?除了親子互動與實際的生活教養,結合有趣且具教育意義的「兒童影音」也是一個絕佳的方式。

SeeMi聯手專業的心理師團隊合作、強調SEL社會情緒學習力,以激發閱讀和探索的方式讓孩子學習自我管理、自我情緒覺察⬇⬇⬇

點這裡看更多,情緒教育從小做起!
【新用戶限定】SeeMi官網「月訂方案」輸入「memfree」即享第一個月免費使用!

【新用戶限定】SeeMi官網「月訂方案」輸入「memfree」即享第一個月免費使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