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子共讀怎麼開始?16本書+ 3網站 +3APP陪伴你的親子共讀時光

親子共讀對孩子的閱讀能力和心智發展有重要的影響,政府也極力宣導家長應跟孩子親子共讀。你知道親子共讀有什麼好處嗎?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親子共讀技巧和選書指南,各年齡層的共讀書單、推薦網站和APP一次看!

親子共讀怎麼開始?16本書+ 3網站 +3APP陪伴你的親子共讀時光

親子共讀的好處?

「閱讀」是獲取知識和經驗最好的方式之一,但由於兒童的認知能力尚未發展成熟、不一定能識別讀物想傳達的意念,若無人從旁引導、解釋和講述,孩子很難直接獲取新知,因此,和孩子一起閱讀的「親子共讀」法就應運而生了!

親子共讀,最簡單的解釋便是「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一本書」,藉由爸爸媽媽的口述和解釋,帶領孩子了解書本內容;而「書」的內容則不限於紙本、也不限於故事書,舉凡:繪本APP、線上閱讀網站的電子漫畫書、用聽的有聲故事書等,都是可以使用的媒介。

親子共讀有許多優點,衛福部也鼓勵家長親子共讀,健全孩子身心發展。

根據高雄市教育局《發展科學》論文和澳洲政府設立的學齡前教育網站Learning Link的資訊,親子共讀的好處有以下幾個:

  • 增進親子感情
  • 提升閱讀、寫作能力
  • 提高觀察力和思考力
  • 促進語言發展
  • 發展同理心
  • 幫助情緒管理
  • 增廣見聞

總的來說,親子共讀是透過家長的引導幫助孩童閱讀,並藉此促進孩子的認知發展、語言發展和情感理解力等,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陪伴方式,能增進親子情感。

親子共讀技巧有哪些?

不同的年齡層有不同的閱讀理解能力,因此各年齡層所需的親子共讀技巧也不一樣,不單只是死板板地念內容給孩子聽,還必須注意音調和語氣的互動,最後還要鼓勵孩子能自己表達看法。

我們整理出親子共讀技巧的大方向有:

  • 選擇合適的書籍
  • 情感投入
  • 鼓勵分享和討論
  • 分享父母個人故事
  • 材料多元

親子共讀首先要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書籍,避免超出他們認知、理解範圍的內容,接著,父母在唸書時應投入情感,用不同的聲音和表情來表達角色,讓故事更生動,這樣既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也能增強他們的想像力。

除了用生動的方式呈現內容,父母也可以同時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,讓孩子能用貼近日常的方式去同理其他情境,也能跟父母有更多連結。最後,就像一開始提到的,親子共讀不只有紙本,也不限於故事書、漫畫書、繪本、自己畫的畫,甚至是單純對著孩子說話,都可以是親子共讀的一種。在這個3C時代,家長可以尋找材料更多元的媒介來執行共讀。

而隨著孩子年齡增長,家長也可以增加親子共讀的互動性,在唸故事當中提問、鼓勵孩子分享想法,故事唸完再引導孩子討論故事的內容,問他們喜歡哪個角色或情節,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!

以上是親子共讀的基本方向,若按照年齡細分則更多不同的親子共讀技巧需要注意。以下根據國健署的資料,整理0到6個月、6到12個月、1到2歲和3到5歲親子共讀技巧的表格:

親子共讀技巧分齡攻略
共讀年齡 兒童反應 共讀技巧
0到6個月 喜歡聽到父母的聲音,只要有時間就可以多跟孩子多說話。 抱著孩子、握著孩子的手指,帶著孩子用摸的方式認識書本。如果孩子累了或失去興趣,可以隨時停止閱讀。
6到12個月 開始對書本內容有自己的喜好,失去興趣時會煩躁不安或哭泣,或是想做其他事情,這時不用限制孩子,而是可以邊玩邊聽故事。 結合生活經驗共讀,讓故事更有趣。
1到3歲 能自己翻書,或拿書給大人要求唸給他聽,有自己的喜好、重複看自己喜歡的書,看到喜歡的內容會發出聲音。 建立固定共讀時間,將書放在孩子拿得到的地方,大人念書時可以自問自答,並將書本和生活事物結合。
3到5歲 可以講出熟悉的書本內容,喜歡的主題和類別更明顯,開始有想像力,會對故事情節感興趣。 父母可以用手指著文字唸書,幫助識字與語法,並用對話、討論的方式共讀,給予鼓勵與讚美。
整理製表:親子學SeeMi
資料來源:國健署

親子共讀的時間要多長?

親子共讀的時間不需太長,因為孩童的注意力沒辦法持續太久。有一個算法是「年齡X2至5分鐘」,例如2歲為4至10分鐘、5歲10至25分鐘,以此類推,至於每天要親子共讀幾次則沒有相關說法。

親子共讀建議每天都可以進行,如果家長比較忙碌,每周進行2至3次也無妨,最重要的是家長應花時間與孩子一起讀書,幫助孩子了解書籍內容。

親子共讀書要如何挑選呢?

親子共讀的「書」要如何挑選呢?由於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閱讀需求,從一開始的視覺和觸覺為主,隨著年齡增長、開始會說話識字,理解和想像力更豐富,就會需要更複雜的內榮。

因此,我們整理了以下的分齡書單,其中包括圖畫書、繪本等,帶你了解孩子們在個階段會喜歡、需要的書本類型!

0-6個月親子共讀書單推薦

這年齡層的孩子喜歡啃咬實體書本,且視覺尚在發育階段,需要色彩鮮明的圖片來吸引注意力,所以書籍的選擇可以考量以下:

  • 選擇圖案簡單、顏色鮮明的純圖畫書
  • 可揉、可咬的布書、塑膠書

《黑紅白》

《黑紅白》符合嬰兒視覺發展的需求,以黑、白色為主體,搭配鮮豔的紅色來訓練幼兒的視覺。《黑紅白》同時也是一本布書,適合孩子抓取或啃咬,家長也可以透過翻頁或按壓書本發出沙沙聲、喀喀聲等聲響來吸引孩子注意。

《FOOD超人孩子的第一套認知圖卡》

這套圖卡有8個主題,包括動物、水果、交通工具等等,一個物品一個圖卡,背面為白底黑字的物品名稱,色彩清晰、物品夠大,很適合較接近6個月的孩子與家長一起使用。這套圖卡可以一直使用到3歲,也有不同的使用方式,例如:加入遊戲規則或是類別歸納訓練等等,用途相當多。

《好餓的毛毛蟲》

《好餓的毛毛蟲》是獲獎無數的幼兒書籍,透過毛毛蟲吃東西、長大的過程,家長可以帶孩子認識「星期」和數數的概念,同時這也是一本色彩鮮豔、好玩的洞洞書書,廣受孩子的喜愛。

《JELLYCAT 感官刺激布書》

英國的JELLYCAT 感官刺激布書已推出12本,每本布書都有可愛的動物尾巴露在書本外面,搭配不同的布料、顆粒和觸碰時會有不同的聲響,能刺激幼兒的觸覺和聽學感官。

6-12個月親子共讀書單推薦

6到12個月的孩子大致與0至3個月的選書方式類似,不過這時的書本可以考慮加入少許文字了:

  • 可揉、可咬的布書、塑膠書或硬紙書
  • 圖案簡單、顏色鮮明的童書
  • 文字讀起來有韻律感或有趣的書

《快樂鼠旅遊去》

快樂鼠離開家去探險,碰到有野豬、企鵝、熊貓、猴子、袋鼠等等好多動物,這些動物的鼻子都是一個小圓圈,愈往後閱讀,洞愈小。《快樂鼠旅遊去》不僅可以讓孩子認識動物,手指也可以跟著畫圓圈,增進感官發展。

《那是一個洞嗎?》

《那是一個洞嗎?》與《快樂鼠旅遊去》是同一個系列作品。小貓外出旅行,看到好多洞,這是小狗的家?青蛙的大嘴巴?毛毛蟲咬的洞還還是牆腳老鼠們的家?這本書不僅能讓孩子認識多種動物,還有一個不規則形狀的洞貫穿整本書,孩子可以透過觸摸來訓練感官能力。

《螃蟹的新家》

螃蟹需要一個新家,於是他到了海邊的淺灘試試,但浪實在太大,海水也太暖和了。螃蟹往下游到海底深處,但實在太暗。螃蟹往上游到海底中間,那裡有一顆好棒的岩石,這個水溫剛剛好,螃蟹終於找到適合的新家囉。

《螃蟹的新家》是一本能防水的洗澡書,不僅可以在大人幫孩子洗澡時閱讀,書本同時會隨著水溫而會有不同的色彩變化,是集故事、色彩變化和物理知識於一身的書本。

《我會穿衣》

這是一本布書,同時也是本充滿趣味的書,當中有許多小機關可以探索,家長可以從旁協助孩子學習扣鈕扣、轉時鐘、拉拉鍊等等,不能培養孩子未來生活自理能力,還能訓練孩子的精細動作練習,刺激大小肌肉發展。

1-3歲親子共讀書單推薦

1至3歲的孩子開始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和故事內容,而且喜歡重複翻閱。以下先整理1至3歲親子共讀書籍的挑選方式:

  • 孩子喜歡或有興趣的主題
  • 句子重複、字少但有趣的童書
  • 可以跟孩子一起玩的玩具書或操作書
  • 內容可選擇與幼兒生活相關的主題,例如遊戲、睡覺、吃飯、上廁所等。

《你一半,我一半》

6顆糖果,你3顆、我三顆;1根香腸,你一半、我一半,但如果要跟小狗玩,粽不能把小狗切一半吧?那就你先玩,你玩完我再玩吧!這本書從簡單的均分,延伸到分享、共享的概念,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了解分配的意義,再進一步介紹什麼是分享。

《101種動物》

如果孩子喜歡動物,這本書不能錯過。這本書除了有101種動物,還要幫動物住的地方配對,除了認識動物,書本後面還有顏色認識、簡單數數,還有從花紋中找動物的小遊戲,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玩。

《不行喔,可以喔》

亂拉貓咪尾巴:不行喔!在背上輕輕拍拍:可以的。而把碗裡的食物倒出來,跟用湯匙自己吃,大人的反應完全不同,真是有趣。主角示範了小小孩常見的行為,還有他們預期大人的反應是什麼。這本書堅固耐用、色彩鮮豔,同時也可以是幼兒行為指南,家長可以跟孩子一同討論哪些行為是可以的,哪些不行。

《抱抱媽咪》

主角是一隻小貓頭鷹,很喜歡擁抱媽媽,常會問早安時要怎麼抱抱嗎?那說再見的時候呢?超級開心的時候呢?父母可以跟孩子訴說,無論何時都可以抱抱爸爸媽媽,這是一種愛的表現,同時能建立彼此的安全感和信任感,不妨在閱讀時抱一抱孩子吧!

3-5歲親子共讀書單推薦

這時已經可以開始嘗試有故事情節的繪本或故事書,內容也可以有簡單的教育意涵:

  • 有故事情節的紙本書
  • 孩子自己有興趣、想看的主題
  • 書本類型可以是數字書、圖鑑,字卡等

《我不挑食身體棒》

只喜歡吃糖果、薯條、冰淇淋和熱狗會怎麼樣嗎?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,吃健康的食物才能幫助孩子長大。這本書透過簡單的故事,父母能帶孩子了解均衡飲食的重要性,同時也可以幫助孩子認識食物營養和分類。

《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》

《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》兒童繪本知名作家賴馬的作品,與情緒管理有關。蚊子波泰來了,波泰最喜歡吸愛生氣人的血,只要被叮上,就會立刻染上「噴火病」,古怪國的阿古力很愛生氣,是波泰的第一選擇。噴火不是病,噴起來卻要人命!拼命噴火的阿古力,會遭遇什麼樣的困難?

《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》是一本能跟孩子共讀、了解如何發覺自我情緒變化、控制情緒的繪本。

SeeMi讓噴火龍動起來了!有趣的動態繪本,給孩子全新的閱聽體驗⬇⬇⬇

點這裡下載 SeeMi,立即試看!

《小耳朵》

村子理有一隻耳朵一大一小的兔子,她聽說遙遠的森林有神奇魔法能幫她的耳朵變成一樣大小,於是她踏上冒險。路上她碰到短脖子的長頸鹿和短手臂的猴子,他們一同踏上尋找魔法的路,但真正能改變他們的不是魔法,而是接受自己外在的勇氣和信心。

家長可以用這本書引導孩子了解每個人都是獨特的、天生我材必有用!如同書中的主角猴子,雖然無法像其他猴子們在樹間擺盪,卻很會打造玩具;短脖子的長頸鹿雖然吃不到樹葉,但就能吃到地上的神奇果實。

《我的牙齒在搖晃》

孩子從6、7歲就會開始掉牙、換牙,這本書可以讓孩子了解之後掉牙是自然現象、不用擔憂,同時大人也可以帶著孩子了解口腔跟牙齒構造,進一步學習如何保護牙齒和正確使用牙齒。

親子共讀推薦網站:必備3個資源平台

除了用實體書本,親子共讀也可以透過線上網站來達成。網站的優點是有配音、動態性,因此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因此我們也幫爸爸媽媽整理了3個很適合親子共讀的資源平台,讓你能夠陪著孩子共享閱讀時光。

小行星樂樂TV

小行星樂樂TV是深受親子喜愛的YouTube頻道,由猴子樂樂帶領孩子到各地遊玩,包括台北101、台北偶戲館、鹿港老街、台灣博物館等等的台灣各地和景點,家長可以陪同觀賞,與孩子解說和討論影片內容,同時也可以跟孩子分享去過的經驗,或跟孩子約定好出遊的時間、建立親子互動的機會!

小行星樂樂TV在SeeMi也看得到囉~下載SeeMi即可解鎖更多內容!

FunPark 童書夢工廠

FunPark 童書夢工廠提供每個月500本的互動電子童書,以及每個月更新50本童話故事,是小朋友量身設計的繪本網站和APP,可以依照年齡來選擇繪本,繪本內容具有互動性,且有些書籍可會結合遊戲增進孩子閱讀樂趣。

兒童文化館

兒童文化館是文化部設立,除了有豐富的繪本,讓可以依類別、依主題或是依作者搜尋繪本,還有簡單又有趣的小遊戲與兒歌等豐富資源。兒童文化館的孰本內容是用影片或是動態圖片的方式呈現,另外也有用聽的方式了解書本內容,家長可以帶孩子一同挑選。

親子共讀必備APP:3款精選工具

除了實體書和線上網站,現在不少APP也可以拿來共讀啦!,現在3C使用率非常高,孩子也不免接觸3C,那既然無法完全避免,不如善用3C的優勢,例如:動態性、互動性、聲光效果等,來增加孩子的多元發展和投入程度,以下推薦3個適合親子共讀的APP:

親子學SeeMi

SeeMi是親子天下新推出的兒童教育APP,當中匯集了許多親子天下過往的精華內容,更將紙本的繪本內容動態化互動化,以多元有趣的內容激發孩童的閱讀動機。同時,SeeMi還有情緒特質測驗及心理師的問答環節,在家長的引導下可以幫助幫孩子探索自己的人格特質、氣質和情緒,進而讓他們反思待人處事的方式。

親子天下有聲故事書

親子天下有聲故事書的內容有台灣本土原創故事、國外童話寓言、經典成語故事、趣味科普知識、唱跳童謠音樂等,同時也有優質的中、英、台語的詮釋,家長可以選擇孩子喜歡的系列,陪伴他們一起閱讀,並協助他們累積語彙與知識。

KKBOX Kids

KKBOX Kids是KKBOX集團專為親子打造的APP,當中的歌謠、故事都經過篩選且定期更新,不怕找不到適合孩子的內容。故事類型有童話、英文故事、文學啟蒙、知識百科、床邊故事等,同時也提供許多親子活動資訊。

透過親子共讀,家長和孩子不僅能一起探索書中的奇妙世界,也能在這過程中培養情感、增進孩子的語言和社會能力。無論是透過紙本書籍、網站或是數位APP,每一種方式都是增進親子互動的寶貴機會。

如果您希望為孩子提供更豐富的閱讀和成長體驗,推薦您先從 親子學SeeMi開始試用看看!SeeMi 不僅僅匯集了許多優質的繪本與互動內容,還特別設計了情緒特質測驗與心理師問答功能,幫助孩子在閱讀中探索自我,發展現代必備的情緒管理能力。

新用戶專屬活動:月訂首月0元!只要在SeeMi官網「月訂方案」輸入【memfree】即可享用第一月免費喔!

新用戶專屬活動:月訂首月0元!只要在SeeMi官網「月訂方案」輸入【memfree】即可享用第一月免費!點我立即試用▶